暴雨后蔬菜病虫害的防治
来源: 情报所 时间: 2021-07-27 09:22:17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1.及时清沟排涝,适当通风换气。蔬菜地应及时清沟排涝,排除低洼地区菜田积水,减少雨水对蔬菜的浸渍时间,减少地下病虫害的发生,促进蔬菜蔬菜恢复生长。适当加强菜田通风透光,降低菜田湿度,使环境条件不利于病害的发展,而有利于蔬菜生长。

2.清除病源。及时清除园内病枝叶,园区内散落的落叶、残枝很容易携带一些病原菌,如果不及时清理的话,会造成更大面积的传播。及时整枝,合理修剪,防止枝蔓和叶片过密,减缓病虫害蔓延的速度。

3.增施微生物菌剂,抑制土壤中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暴雨过后。最容易发生像根腐病、根结线虫等土传病害。作物一旦发生土传病害,会在园区内迅速传播,可使用微生物菌剂,抑制土壤中的有害菌生长,增加有益菌的数量,提升作物根系生长效率。

4.人工补光,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棚内采用植物生长灯补光,增强光合作用,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5.及时追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暴雨过后,应及时补施氮磷钾及复合微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但不能偏重、过量,引起肥害。同时可选用氨基酸叶面肥或微肥叶面肥进行叶面喷施。

6.灾后防止蔬菜直接暴晒。由于蔬菜受到长时间的浸泡,蔬菜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如暴雨后初晴蒸腾作用强烈会致使植株失水死亡。暴雨过后初晴可先用遮阳网进行适当遮阳,以防蒸腾过强,待蔬菜生长恢复后,方可撤掉遮阳网。

7.药物防治。暴雨过后,棚内湿度大、温度高,极易发生病虫害,要抢晴朗天气及时喷洒防治性药剂。另外,由于暴雨后,环境湿度较大,尽量选用烟雾制剂和粉尘剂。同时控制潜叶蝇、螨虫、棉铃虫和蚜虫等害虫。在药剂选择上,应注意长效药和特效药的结合,内吸性和触杀性药剂的结合,交替用药,延长药效时间,避免产生抗药性。

另外,对当前没有栽培作物的棚室,可使其内部积水自然下渗,密闭温室进行高温消毒。对土传病害较重的地块,每亩用50%氰胺化钙颗粒剂120-150g与稻草500kg和腐熟农家肥1-2m3混合,旋耕土壤后在比表铺上地膜密闭15天。


责任编辑:周口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