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2日至25日,为了助力周口市孵化载体提质增效,搭建资源交流平台,完善孵化载体体系化建设,河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副会长王超、秘书长刘开源、周口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韦刚带队赴成都考察调研。通过实地考察、交流座谈等形式,深入学习成都市关于科技创新与载体建设的先进经验。全市科技管理部门、高新区及孵化载体负责人共16人参加了本次考察学习。
考察期间,考察团一行先后前往菁蓉汇、成都科技企业孵化器、成都科创通平台、成都(高新)新兴产业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咪咕文化和创空间、优晨泛娱乐国际加速器、爱奇艺潮流文化坊、成都生物与医药产业孵化园(天河园)、电子科大科技园(天府园)、天府生物产业孵化园、天府智能科技产业孵化器,通过实地参观、现场讲解、座谈交流,详细了解了成都高新区产业园及孵化载体的整体概况、建设历程、创新体系、创业生态环境、企业培育等情况。
菁蓉汇位于成都高新区核心区域,2021年,国家发改委官宣发布菁蓉汇全国双创版图第四极地位,从此完整构筑起“北有中关村、南有深圳湾、东有长阳谷、西有菁蓉汇”的全国双创区域引领版图。园区于2016年3月正式启用,总建筑面积达25.6万平方米,是中国西部最早获批的国务院“侨梦苑”双创基地,是全国首个“知识产权新经济示范园区”的核心区,也是中韩创新创业园孵化培育功能的主要承载地。
考察团在菁蓉汇园区先后参观了成都科创通平台、成都(高新)新兴产业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咪咕文化和创空间、优晨泛娱乐国际加速器,聆听了成都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秘书长胡胜全成都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的详细解说,与胡胜全秘书长就双创政策导向、孵化行业发展方向、孵化从业队伍建设、科技金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等内容进行研讨交流。成都(高新)新兴产业成果转化示范基地负责人夏春芬就成果转移转化提出新思路,一是更顺畅、更合理、更高效的技术成果转化培育路径探索。把一个技术成果看成是这个项目的阶段性进展,那么如果这个技术团队有动力继续延伸到产业应用的探索中去,有意向进行未来创业,就有很大的概率实现技术交易或者公司化孵化。二是锚定主导产业搭建体系、加速培育。一方面会把一些硬核科技技术正向引入产业应用中,确定是否有机会交易或者转化孵化;另一方面把一些传统产业需要的技术成果进行升级,以提升行业效率,加速行业发展。三是高水平团队建设是获得信任与托付的基础。在孵化运营团队方面,聚集一众对成果转化非常熟悉的基础研究型科学家,这其中不乏来自一线投资机构的投资人、知识产权机构专家、产品研发中试专家、熟悉公共资源和产业决策方式的行业专家等。在服务早期成果团队转型成为一家企业的过程中,会遇到组队、股权、产品化、市场化等多种问题,特别是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和应用落地的环节,因此在服务团队的搭建上,要特地往以上方向进行布局,加大团队专业型人才队伍的占比。
考察团学员认真听课,积极互动,学有所思、学有所感、学有所获。
爱奇艺潮流文化坊是在成都高新区支持下,由爱奇艺与天象产城共同打造的产业孵化载体,也是爱奇艺在国内的首家线下生态赋能与深化文创体验为一体的文创产业服务平台,通过爱奇艺平台资源,从资金、技术、商业、渠道等方面赋能当地文创企业,孕育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数字文化企业,涵盖了游戏、动漫、音乐、虚拟制作等领域。负责人彭丹玲介绍了爱奇艺潮流文化坊的发展与企业文化,特别分享了爱奇艺潮流文化坊的潮流文化以及数字文创基因。并带领考察组参观了园区办公区域和动作捕捉实验室、路演厅、咖啡厅等。
成都生物与医药产业孵化园(天河园)是全国首家国家级生物医药专业型孵化器,同时也是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18年度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科技创业孵化贡献奖获得者、2020年中国百家特色载体和2020年菁蓉创孵之星。园区已形成“公共服务平台+GMP中试中心+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基地+生物医药技术创新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投基金+园区”完善的创新孵化服务体系,牵头搭建四川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新药中试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7大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为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可持续的发展保障。
考察团一行实地考察了成都生物与医药产业园的园区建设情况、孵化服务体系等。园区负责同志杜长钰根据自身孵化园区运行心得总结出孵化载体运营6要素:1、完善且具有强大服务能力的孵化平台;2、具有专业化的运营管理团队并有效提供孵化服务;3、引进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和符合行业特征的孵化项目级技术团队;4、有孵化成果产出;5、有产业化项目积累;6、有基本的自负盈亏能力。
电子科技大学科技园位于成都市天府新区双流辖区,成都城南核心区域,新城市封面。园区坚持“校地企平台共建”,在运营上,园区采取“一体两翼”运营模式。“一体”即指“载体建设与运营”;两翼分别是“科技投资”与“科技服务”。截止目前,园区注册企业190家,已入驻企业102家。在产业类型上,电子信息产业占比90%以上,产业集聚效果显著。其中上市企业18家、高企5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6家、新经济梯度培育企业21家、瞪羚企业2家、规上企业24家、专精特新企业11家。
考察团一行深入园区参观,并对园区的主要概况、聚焦领域、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等进行了解。园区相关负责人还结合自身服务经验及园区实际情况,对现场载体代表提出的关于团队组建、招商渠道、策略,合作方式等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成都天府生物产业孵化园以产业功能区及高品质科创空间运营服务为核心,生物产业生态圉建设为主线,实现产业集聚、平台创新、供应链通路、金融助力、专业体系精准服务为核心的“五链一体系”功能建设,着力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生物产业科技服务商和生物园区综合运营商。截至目前,已招引聚集先导、南格尔、赛多利斯等近百余家全球知名生物医药企业,Bio-Link孵化器在孵企业14家,总体估值超22亿元,与行业龙头招商积余合资成立子公司成都国生积余不动产管理有限公司,物业服务在管面积突破100万平方米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考察团一行对成都天府生物产业孵化园展厅和生态园区进行了参观,与园区负责人围绕载体基本情况、人才和企业服务、平台建设、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和成效进行深入交流和座谈,详细了解园区管理运营情况和先进经验做法。
天府智能科技产业孵化器是由成都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整合成果转化服务联盟(智汇青年)、智能科技产业孵化协作联盟(成都创客坊)、新津新城集团等多方资源与服务链。产业孵化器以“平台+基地”方式,为智能穿戴、智慧教育、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农业、工业互联网、机器人、物联网等智能科技领域企业提供成果转移转化、创意验证、产品设计、试产量产、供应链搭建和企业孵化培育等“一站式”专业化科技服务。其中,三塔智能科技中小试平台作为天府智能科技孵化器的核心技术功能型平台,聚焦智能硬科技领域,为企业提供从产品研发设计、原型验证、中小批量生产、成本优化、供应链管理等一系列产业协作服务。
天府智能科技产业孵化器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孵化器的企业孵化服务内容、服务资源、服务机制、三塔智能科技中小试平台等基本情况,并就孵化器在探索智能科技垂直领域“平台+基地”专业孵化模式上积累的经验进行分享。
此次考察调研活动对我市孵化载体在运营模式、孵化服务体系建设、载体定位、未来建设发展等方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未来发展中,周口市科技局将持续推进我市载体与先进区域孵化载体的交流与合作,加快创新要素和孵化资源互联互通,努力在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创新孵化器运营模式等方面取得突破,增进友谊,相互学习、相互支持;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力求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实现我市双创工作的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