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市科技局、市科协特邀请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公益基金会在周口市开展“企业科技创新公益大讲堂——周口行”活动。本次活动是充分引导中小企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培育新增量、新动能,顺应新经济形式的变化,加强企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家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他们把握新常态、适应新趋势、推动新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
出席会议的领导有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吕军锋、周口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秦胜军、科技部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秘书长周迎、北京双创驱动科技服务中心副主任张东亮、中国医药导报副社长张浩臣、中科院创业导师安瑞英,市科技局局长韦刚、市科协主席李宁,各县(县、市)区、经开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的企业负责同志200余人出席了会议活动。
周口市副市长秦胜军在讲话中指出,周口市的科技创新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先进地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全市的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联合建立研发中心的数量还比较少、规模比较小,科技人才总量不大,素质结构、专业结构、分布结构均不够合理。一些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缺乏长远发展的眼光,习惯于扩大生产规模,不愿意把资金投入到科技研发和创新上,企业总体上缺乏核心的关键技术,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小、产值比重不高。要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需要进一步完善落实促进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政策措施,通过加强合作,依靠科研院所,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坚持扩张规模与提高核心竞争力并重,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促其壮大规模、增强实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优势。
他强调,科技创新既是加快建设经济强市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城市综合实力的内在动力,更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他希望全市有关部门和企业以本次大讲堂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科技创新意识,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加大企业创新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促进全市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科技部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秘书长周迎、北京双创驱动科技服务中心副主任张东亮分别就企业创新驱动建设和河南科技政策解读作了专题讲座。
讲座结束后,专家一行到河南长城门业有限公司、周口阳光电缆集团、河南金华夏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调研,在随后召开的企业科技创新座谈会上,与会专家与多家企业交流,解答了企业提出的问题并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